文传学院绵竹校区抗疫者赞
院长杨宁
疫情突发起狼烟,绵竹园中夜不眠。
采样白衣无后退,网连红褂勇当先。
齐心协力驱瘟病,众志成城点纸船。
待到明朝曦景露,校区仍是艳阳天。
11月17日,接绵竹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关于部分区域实施临时管控的通告,为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经绵竹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研究,决定对绵竹市部分区域实施临时管控。我校绵竹校区正处在临时管控区域内,收到通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紧急召开专项工作会,根据属地社区要求对绵竹二、三校区实施临时管控。
学院党委书记周世伟、执行院长罗琴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全面激活疫情防控指挥体系,积极参与应对疫情防控。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应急响应的指挥作用。
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疫情防控专项工作会,全面部署安排工作推进,坚决阻断疫情传播。职能部门靠前站位、主动作为,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各学院快速响应,及时调整工作方案。领导关心关爱学生学习生活,要求各二级学院要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和安防教育。
全校上下勠力同心、坚守防线、压实责任、共渡难关,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平安健康,守护美丽文传校园。
抗疫进行时
各小组明确分工、相互协调
密切配合、高速高效
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
及时关注师生情况
后勤保障物资充足
校园整体平稳有序
01 守住校园安全线
18日,绵竹市委胡常委、绵竹市教育局陈局长及工作人员一行,深入我校绵竹校区调研疫情防控工作。学院党委书记周世伟、副院长李忠民、院长助理杨云分别对我院在当前疫情情况下采取的防控措施详细进行了汇报,提出了存在的困难和诉求。
陈局长与学校负责的校领导深入交谈,详细了解优化校园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实地察看校舍和生活保障等情况。要求严格落实防疫要求,科学精准落实各项防控要求,切实维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胡常委强调要本着对师生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完善防控方案,健全防控机制,坚决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守住校园健康安全线。
学院绵竹校区院长助理杨云组织召开疫情防控专项工作会,党委书记周世伟、副院长李忠民及各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二级学院单位院领导参会。
会上,杨院助对当前绵竹市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党委书记周世伟对学校的疫情防控提出意见。要求统筹落实疫情防控和校园服务保障,切实保证校园生活物资、防疫物资和教学物资的供应,精准研判和快封快解,有序转入校园常态防控状态,恢复正常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
02 齐心协力抗疫情
筑牢铜墙铁壁,重在争分夺秒。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战,学院要求暂停一切教学、会议、考试等线下聚集性活动,学生全部回到寝室居家观察。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和师生生活物资保障及心理关怀疏导等工作。
全校师生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吹响全员核酸检测的集结号。18日清晨,全校师生员工进行全员核酸检测,从早上6:30开始,学生们听从指令,现场秩序井然,顺利完成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19日清晨,全校师生再次进行全员核酸,严格落实应检尽检,不漏一人。此后每天都是从6点就有学生在楼下排队,严格按照不跨校区流动的要求,学院在二、三校区分别设立了核酸采样点,同学们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们尽职尽责。
?当同学们还在睡梦中时,宿管阿姨已穿梭在各个楼层,有效有序地安排学生在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全力支持防疫工作。18日,保卫处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对校园进行了严格封控管理,同时加强校门管控,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后勤处迅疾行动,调配物资,保障学校防疫工作需求。生活物资、防疫物资储备充足,确保学校全力抗疫。
食堂用心用情服务师生,保障师生餐饮供应。18日,食堂接到了学校防疫通知,一刻也不耽误地开始了今日的配餐任务,努力做好餐食的供应保障。为减少聚集,减少活动交叉,学生们每天只能在早中晚各派一人出门买饭。
03 领导师生齐上阵
接到防疫通知后,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志愿者及在校老师参与防疫工作,凌晨一两点,学院领导们就在核酸检测场地检查工作。日复一日地核酸,他们坚持每天都在现场巡视,每一位领导都扛起了自己的责任,任劳任怨,有他们在,就是给在校师生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绵竹校区部分安保人员因为居住地在管控区内,暂时不能到岗,但是校园大门不能没有人值守,学院各部门领导、系部工作人员以及部分学生闻讯而来,积极加入了校门值班值守岗位,从早到晚,老师们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参与到值班中,他们不言苦、不怕累,为我们的校园守好了第一道防线。
不仅如此,学院执行院长罗琴、党委书记周世伟等院领导还亲自到各栋楼值班寝室慰问值班的师生、关心关爱防疫一线的学生志愿者,并对他们的辛苦付出表示了感谢与肯定。
受疫情影响,部分食堂员工无法到岗,为应对这一问题,保障师生正常用餐,学院机关党总支组织师生党员、发展对象、积极分子志愿者到食堂去。他们择菜、洗菜、切菜、做饭,食堂处处是他们的身影,但是他们的脸上只有为师生服务的自豪和对学院防疫工作的信心,他们默默奉献,坚守在第一线。
绵竹市大量医护人员都去支援疫情更为严重的区域了,但我校有一万多名师生需要每日做核酸,因此出现了人手不够的问题。学院部分学生积极响应,加入到了志愿者队伍中,他们站在最危险的“前线”,每日准时准点出现在核酸采样点的“大白”,有很多都是我们学院的学生,他们心甘情愿地加入到防疫工作中,哪怕一整天都只能穿着防护服,哪怕在户外风吹日晒,哪怕面对大量的人群,他们也毫不退缩。
04 加强防护战疫情
1、不麻痹 不大意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疫情防控方面,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毁掉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不麻痹、不松懈、不大意,坚持做好防护,才能阻断新冠病毒传播。
2、戴口罩 要坚持
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尤其是前去公共场所、密闭空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正确佩戴口罩。
3、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1、洁双手:佩戴和摘除口罩时要洗手,摘除口罩时不用手直接接触口罩外表面。
2、辨内外:分清口罩的正、反面,保持深色朝外。
3、严密合:金属条一侧在上,按压金属条使之紧贴鼻梁,使口罩 与面部紧密贴合,口罩要遮盖鼻、口和下颌。
4、常更换: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应及时更换,废弃口罩应投到专用的口罩收集箱或收集点。
4、打喷嚏 讲礼仪
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常常携带病毒,可直接或间接导致病毒传播。因此,咳嗽、打喷嚏时一定要用纸巾、手绢来捂住口鼻。
5、勤洗手 讲卫生
勤洗手、讲卫生是保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方法。饭前便后、接触外界物品后,触摸口眼鼻之前,请务必认真清洗双手,遵循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搓揉至少20秒。
6、常通风 不可少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可有效降低空气中病毒和细菌的浓度,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每天应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尤其是密闭的空调房一定要定期开窗通风。
7、一米距 更安全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毒感染。守住一米线,出行勿拥挤,保持安全距离,于人于己都有益。
面对疫情
师生们毫不退缩
志愿者们挺身而出
迎难而上
大家一起携手抗疫
请相信
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
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
守护我们的美丽文传